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红色银龄"品牌
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离退休党组织和党员"两清一提升"专项行动,以"1+1+N"模式打造"红色银龄"党建品牌。打造1个阵地——"红色银龄"党建活动室,通过"清底"专项调研,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以"六好"为标准,推动创建示范党支部,打造全覆盖性"红色银龄"党建活动室,营造浓厚的党建活动氛围。目前已创建省级示范党支部7个,市级示范党支部12个。建设1支队伍——"红色银龄"党群先锋队,率先在全省老干部系统建立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与基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立直接联系,以点带面,辐射全市10个县(区)51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系点,组织引导开展"支部联支部"党建活动,不定期开展联系指导,引领政策在基层落实、问题在基层解决、效果在基层体现。开展N项主题活动——以喜迎二十大为主线,开展"银龄喜迎二十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喜迎二十大、一心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建言二十大"、"美好生活看信阳·我为信阳献一策"建言献策征集活动、"我看"系列专题调研等N项主题活动,引导老党员老干部讲好中国故事,弘扬大别山精神,为信阳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擦亮"红色银龄"品牌底色。
聚焦中心大局,打造"金色银龄"品牌
紧扣"1335"工作布局,组建信阳市"金色银龄"志愿服务队,引导老同志在党建指导、红色宣讲、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方面发挥优势和作用。当好党建指导员,争做产业绿色崛起的推动者。积极引导老党建工作者到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联系面广、协调力强的优势,为产业绿色崛起作贡献。潢川县老同志在疫情期间保障产业链内花卉苗木运输畅通,有利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成立红色宣讲团,争做品质生活引领的示范者。组建"金色银龄"宣讲团、"红纽扣"主题教育宣讲队,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引导老同志讲好"四个故事"。目前全市已组建宣讲团(队)13个,通过报告会、专题宣讲、直播宣讲等方式,开展宣讲20余场,受众达30000余人次。聚焦基层治理,争做花园城市建设的志愿者。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曹甫延创建的"老曹工作室"为示范点,在全市打造各级"五老"调解室平台,助力实现城市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目前平桥区已建成"五老"调解室226个,聘请"五老"人员356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争做乡村振兴扛旗的助力者。组织"银发人才库"老专家,开展支教助学、技术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银发力量。浉河区"老科协专家服务团",累计培训农民2000多人,推广新技术、新品种5项,辐射带动15000余户农民致富。文明创建志愿行动,争做交旅文创出彩的点赞者。各级"金色银龄"志愿服务队主动响应疫情防控《倡议书》号召,坚守在卡口、服务在居民小区、战斗在核酸检测点。全市共有40支"金色银龄"志愿服务队,近300名老同志奔走在防控一线。
突出服务主题,打造"绿色银龄"品牌
以服务好离退休干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暖心工程,建设"绿色银龄"服务品牌。实施离休干部一人一策。建立市直单位离休干部"一对一"服务保障联系制度,对离休干部实施一人一策,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组织学习教育、落实服务保障等措施,解决离休干部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党对老干部的关怀和温暖落到实处。建立干部荣誉退休制度。与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联合制定《信阳市干部荣誉退休制度》,加强对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力度。制度试行以来,全市先后共举行荣誉退休仪式10余场,切实提高了退休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加强疫情期间服务管理。通过走访慰问、赠送爱心早餐包等方式为空巢、独居、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提供爱心服务。市老干部大学在"信阳老干部"微信公众号增设线上课堂,实现"停课不停学,教学不断档"。提升服务能力。开展"岗位练兵"大比武打造一批"四有"老干部工作者,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信阳市1名同志被授予"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个单位被授予"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6名同志被授予"全省先进老干部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