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西部苗木网!今天是
西部苗木网,西北苗木网,西部苗木销售,西部苗木交易
热门关键词: 猕猴桃  苗木    陕西  国槐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网站公告 » 正文

一定把秦岭天然林持续保护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20  浏览次数:398
核心提示: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为更好地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为更好地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特别是“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的嘱托,让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秦岭是中国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天然林是秦岭森林的主体,占秦岭森林面积80%以上,是秦岭的特色。保护秦岭,首先要保护好秦岭天然林资源。把秦岭天然林持续保护好,是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是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的重中之重,对于推进天然林保护事业、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具有特别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深刻认识秦岭生态区位的极端重要性
秦岭生态重要性无与伦比。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陕西时曾指出:“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这样的自然生态美景,谁都不能破坏。”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时再次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以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履行好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秦岭生态安全事关国运兴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秦岭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岭的生态保护不仅关系其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广义的秦岭横贯我国中部,覆盖范围辽阔,东西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到二三百公里,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布展于甘肃、四川、重庆、湖北、陕西、河南等省(市),涵盖西北、西南、华中三大区域。秦岭是中华脊梁。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是我国南北植物分界的主要地理标志。秦岭是我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之一,被誉为“天然基因库”,是“献给地球的礼物”。秦岭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是汉江、嘉陵江、丹江、洛河、旬河等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秦岭更是中国的森林“宝岛”,森林覆盖率60%以上,森林面积约3.5亿亩,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0%。秦岭现有陆生野生动物587种,其中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63种,包括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金雕、云豹等;有种子植物3800多种,其中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8种,秦岭冷杉、大果青杄等珍稀树种分布于此,被誉为“秦岭双骄”的红豆杉、珙桐在这里枝繁叶茂、繁衍生息。
秦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中华史”。秦岭携长江黄河、统南方北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秦岭蕴育周秦汉唐,隆兴国运安康,承升千年帝都长安与洛阳,历史灿烂辉煌。秦岭在儒家文化、佛教文化、诗歌文化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深厚的印记,佛教、道教、基督教都因秦岭广为流传。巍巍秦岭,矗立在中国心脏地带,贯通中国东西南北,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生态和人文的发展与变迁,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和对外交往史上都有其鲜明的特色。
秦岭生态研究价值极高。秦岭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具有复杂多样的植被类型。秦岭南坡以落叶阔叶林和常绿混交林为基带,自下而上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它们给南坡造就了亚热带森林植被景观;北坡自下而上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四种气候,受海拔、气候、土壤等综合因素影响,植被景观呈明显的垂直分布,有落叶栎林带、桦木林带、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构成了典型的暖温带山地森林植被景观。秦岭是动物地理中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区系交往过渡地带。生物多样性十分明显,独具一格。秦岭森林演替方向和进程保存完好,是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昆虫学、动物学和自然地理学等多学科进行科学研究和开展教学实习的理想基地,也是进行自然科学知识普及、自然资源与自然生态保护教育,提高人类自然与生态保护意识的最佳课堂。
秦岭风光优美旅游资源尤为丰富。以苍山奇峰为景观骨架,以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珍稀野生动物为景观主体,森林、山峰、岩崖、草甸、瀑布、溪涧、野生动植物景观独具特色,野趣浓郁,颜值超高。由东向西分布着华山、骊山、终南山、太白山等闻名中外的名山大岳,还有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等,加上为数众多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使秦岭成为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科学总结秦岭天然林保护成效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及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这是我国林业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起点。2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扩大保护范围,提高保护标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行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生态为本方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央投资已达4700多亿元,让森林休养生息。开展天然林保护,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和示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
秦岭林区就是我国天保工程最早试点区域之一。从1998年起,在秦岭林区通过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不断加大公益林建设和中幼林抚育力度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使秦岭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全面、系统恢复和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有关省区党委和政府对实施天保工程高度重视,指导有力,支持到位,纷纷建立天然林保护机构队伍,配套经费,落实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机制,妥善安置林业富余职工,使天保工程稳步发展。
陕西秦岭是大秦岭的生态核心所在,天保工程实施20余年,中央财政投入103亿元,相当于该区域其他林草投资的总和,以天然林为主的森林资源得到全面保护,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好转。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19.52万亩、封山育林655.09万亩、飞播造林1053.22万亩、森林抚育645.75万亩,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9.65%,森林蓄积量达2.7亿立方米。绿水源自青山,青山源自森林。据统计,2014-2019年5年间,以秦岭为源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提供258亿立方米的优质水,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缓解了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供水问题,受益人口近6000万。
天保工程在助力秦岭生态脱贫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天保工程既“保林”还“保人”,既是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也是重大民生工程。仍以陕西秦岭为例,陕西秦岭有102个国有林场、1634个管护站,约4万多林业职工和护林员奋战在天然林管护巡护一线。通过天然林公益林建设、森林管护、多种经营等渠道,安置了大量国有林业局(场)职工,从而保障了重点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让林业职工和林农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同时,随着天保工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5项保险补助政策的全面落实,实现了林区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助、失有所补。
秦岭天然林管护体系日臻完善。在陕西,天然国有林管护形成了局、场、管护站三级管护体系,天然集体林管护形成了县、乡、村、组四级管护体系,并组成了专业巡护队-巡护人员-哨卡-检查站“点、线、面”相结合的管护网络,确保天然林“山有人看、林有人护、火有人管、责有人担”。工程区大力推动天保信息化,研发或引进天保工程APP管理云平台、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档案系统与智能林云系统等,持续推进天然林管护手段升级。
天然林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秦岭四宝”的种群和栖息地面积随着天保工程的有效推进实现“双增长”。秦岭被称为“世界大熊猫保护旗帜地”,秦岭大熊猫野外种群由“三调”的273只增至345只,野外遇见率、数量增幅和密度均居全国之首,栖息地面积达540多万亩,且多次发现有自然界“兵马俑”之称的棕色大熊猫。朱鹮种群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目前的全球4000余只,栖息地面积已扩大到2100多万亩,被国际保护组织誉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羚牛、金丝猴种群已分别达4000余只、5000余只。
特别值得记载的是1936年2月制定的《秦岭天然林之育护及沿黄沿渭滩地林之培植》,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天然林保护规划。2007年以来,陕西省实施《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成为秦岭生态的“金钟罩”。
地处大秦岭区域的河南、湖北、重庆、四川、甘肃等省市,实施天保工程都有2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湖北省神农架林区20世纪70年代因大肆砍伐天然林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1.6%,1999年纳入国家天保工程,近万名伐木人转为种树人,目前林区森林覆盖率达91.1%,保护区内高达96%以上。神农架金丝猴从1990年前的500余只增加到了目前的1471只,栖息地面积也从210平方公里增至354平方公里。投入1亿多元建设的森林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和卫星遥感监督平台,实现了“天上有卫星、空中有飞机、山头有监控、林内有监测、巡护有队伍”的全领域、全天候、立体式监管,拥有“天网、地网、林网、人网”,林区连续39年无较大森林火灾和重大病虫害,天然林资源得到科学保护。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位于秦岭山脉的西端,是兼有我国南北气候特点的典型天然次生林区。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完成天保工程总投资33.3亿元,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为改善陇东南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参数测算,全局森林生态系统年服务功能总价值达335亿元。
  切实提高秦岭天然林保护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对天然林保护事业高度重视,2019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制度方案》指出:天然林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项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任务,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受益的事业,是一项长期任务,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天然林保护摆到突出位置。“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大幅度提高秦岭天然林保护修复水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一是坚决把《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落实落细。《制度方案》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产物,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的最新部署。秦岭林区具有特殊重要性,要优先划入全国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列入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在中央财政和预算投资中予以倾斜,确保“十四五”期间秦岭天然林保护投入稳中有升,共同努力将秦岭建成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示范样板。秦岭林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天然林保护,强化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加快制定本区域贯彻落实《制度方案》的实施意见和专项规划,细化保护目标、任务,研究制定本区域天然林保护法规、规章,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天然林资源,特别是要以建立天然林保护修复责任追究制为重点,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监管制度。
二是扎实加强天然林管护能力建设。全国天然林保护正从周期性、区域性的工程措施转向长期性、全面性的公益事业,为秦岭提高天然林保护水平带来了历史性机遇。要进一步加强秦岭天然林保护机构队伍建设,建立专项培训制度,扩大生态护林员队伍。加大天然林保护修复基本建设力度,统筹安排,重点保障秦岭林区道路、桥涵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管护等专业设施与装备建设。要应用刷脸闸机、无人机巡护以及电子围栏、天眼工程、北斗工程、5G互联等现代化手段,将秦岭现有天然林管护站点率先改建成信息化生态哨所。
三是严格执行天然林用途管制制度。必须深刻吸取秦岭违建别墅问题的教训,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天然林资源违法行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认真落实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让森林休养生息。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严格控制天然林地转为其他用途,除国防建设、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特殊需要外,禁止占用保护重点区域的天然林地。实行天然林保护与公益林管理并轨。积极探索重要生态区位集体和个人天然林收购、置换、租赁等制度,逐步提高秦岭国有天然林比重。
四是坚持以提高天然林质量为核心。依靠科技支撑,实行天然林保护与修复并重,遵循天然林演替规律,优化天然林分结构,维护天然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秦岭天然林保护修复高质量发展。支持在秦岭建立天然林保护修复研究机构,开设秦岭天然林创新研究重大课题,加大力度在秦岭开展天然林保护修复技术推广应用。制定一批秦岭天然林保护修复技术标准、规程,建立若干秦岭天然林保护修复综合效益监测骨干站和基础站,建立秦岭天然林数据库,广泛开展以秦岭为重点的天然林保护国际合作交流。
五是牢固树立生态为民的宗旨。切实保障生态护林员待遇,保障林权权利人和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提高秦岭林区集体和个人所有天然林停伐补助标准,应补尽补。允许在不破坏地表植被、不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前提下,在天然林地适度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林下经济等产业,把秦岭打造成金牌旅游胜地和康养之都。要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天然林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价值的认识,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林区。
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系列重要论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把天然林事业办好,把秦岭的事情办好!求真务实,接续奋斗,让秦岭的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的生态基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天然林保护办公室)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您好,欢迎访问西部苗木网!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西部苗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凡本网站所发布的任何内容信息,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来电告之,本站将在24小时之内予以删除。

地址:周至县哑柏镇东关 陕ICP备17008421号-2

版权所有: 西部苗木网 技术支持:中易互联 后台管理